国际在线记者调研江西中小企业发展:承压之下的自主创新——江西舒美特从“濒死”到“重生”
国际在线江西消息(记者 刘华):蛰伏16年搞益生菌原料技术研发,走出一条自立自强、自主创新之路;“出租”自己和生产线,用5年时间还掉21笔债务中的20笔;打造百亿“微生物产业园”,携手知名药房进军全国市场……这几年,江西民营医药企业舒美特涅槃重生的故事颇受关注。
技术从“跟随”到“引领”,企业从“濒死”到“重生”,产品从“无闻”到“裂变”,江西舒美特药业何以破困突围?
民营经济是社会稳定发展的“压舱石”,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,中小企业是经济的毛细血管。国际在线记者近日赴江西各地调研民营企业生存发展情况过程中,抚州市高新区舒美特药业2栋简易厂房吸引了记者的目光。
简易厂房走出“自主益生菌”
走进舒美特药业的简易厂房,记者看到,企业自有工艺技术生产线繁忙有序。“我们的自有工艺技术生产原料有一定的市场竞争力,可实现国产替代。”舒美特药业创始人张建铭颇感自豪地说。
长期以来,国内益生菌原料供应市场八成份额依靠国外企业。益生菌原料未来如何实现国产化、市场化,是国内相关企业一直想突破的难题。
从2002年起,张建铭团队就致力于“益生菌未来实现国产化”——与多所高校建立长期紧密型技术合作关系和科技战略同盟,共建益生菌产学研生产基地。前后历时16年,他和他的团队掌握了益生菌原料的核心技术。随后,他在抚州高新区实缴注册资本8800万元成立江西舒美特药业有限公司,推出自己的产品和生产线。
2018年,舒美特益生菌产学研生产基地获得国家部委奖项,省级研究中心,产品通过了IS09000质量体系认证和FSSC22000食品安全体系认证,是江西省第一家符合药品GMP标准的益生菌研发生产基地,也是目前江西省首家获得益生菌原料、益生菌产品生产许可证的生物医药高新企业。
如今,舒美特药业已成功抢到部分市场,成为安徽华源医药集团、深圳寿乡优品、国药集团等龙头企业益生菌原料及产品供应商。
失信“帽子”下的脱困路
自主研发之路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,尤其对民营企业来说,其间的困顿、迷茫,唯有创业者体会最深。
就在舒美特药业成功掌握益生菌原料核心技术的第二年,张建铭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,最多时身背21笔债务,“只有3笔是自己企业的负债,其他都是替医药同行担保、联保,涉及银行和民间借贷资金8700余万元。每次心力交瘁之际,一死了之的念头就会升起,随后又被掐灭,觉得人还是要有骨气、要有韧劲、要有精气神。”
“信用崩盘后,老板当不成了,在哪跌倒,就在哪爬起来。”张建铭开始自我脱困,分三步走上还债之路:第一步卖房还债;第二步连人带生产线“出租”,让出多数利润,想尽一切办法把企业办下去;第三步给客户兼职打工还债。
张建铭的坚韧不屈,感染了抚州高新区管委会。在做完尽职调查后,坚信企业的技术优势和市场前景,抚州高新区积极帮助企业脱困。
“‘21’变成了‘1’,8700万元债务,终于要结束了。”张建铭说,“失信的影响是长期甚至永久的,但只要每还一笔,就是在上升、在爬坡,这是走出失信泥淖的唯一出路。”
承压关口的“深蹲蓄势”
“现在企业很难,失信的企业更难,但不能因为难而退缩,更要有勇气向难而上,不断开拓发展新天地……”张建铭深有感触地说,企业承压的关口,也是深蹲蓄势的良机。
2023年10月,河北常山药业看中了舒美特药业产品,但因后者的失信记录而心存顾虑。“于是我厚着脸皮买了一张绿皮火车票(本人限高),在抚州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余娜和周建的陪同下,一起赶往河北沟通,最终达成合作基本条件。”张建铭说。
当前,舒美特药业正不断优化产品结构,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;同时发力开拓下游市场,不断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。由于舒美特益生菌产品品质过硬,京东大药房与舒美特药业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,并以其渠道及物流优势,为舒美特药业品牌走向全国开辟了“直通车”。
经济下行压力下,正酝酿裂变的力量。
张建铭介绍,目前,舒美特药业正紧锣密鼓地筹备启动益生菌生产基地二期项目——微生物产业园建设,多家微生物延伸企业表达了入驻意向。经舒美特药业测算,以目前产线能融资2亿的情况下,启动建设微生物产业园产基地二期项目,2025年-2028年营收预计分别可达到1.6亿元、3亿元、5亿元;利润总额预计可达到3200万元、6000万元、10000万元,预计可实现税收分别为1400万元、2400万元、4000万元,可实现营收与利润的双增长。如果后期能再融资5亿元,3-5年企业产值可达30亿元,如果再加上下游企业入驻,该微生物产业园可达到百亿产值。
“政策不断发力,我们自己也要努力。”张建铭充满信心地说,“微生物产业园一定有一个光明的未来,百亿产值也一定能实现。”
- 新闻排行
-
- 靖州微视
-